广州 · 北京 ·上海 · 深圳 yuanxing@yuanxingmed.com
020-29820-234
查看: 625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格局!国家级医疗中心实施方案出炉!

  [复制链接]

classn_11

458

主题

486

帖子

17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9-1-28 16:3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下发两年后,《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终于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以国卫办医函〔2019〕45号印发并挂在国家卫健委官网上。

1月24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终于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以国卫办医函〔2019〕45号印发并挂在国家卫健委官网上。显然这一方面标志着蓄谋已久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进入实施阶段,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庞大的中国医疗服务体系从“自由发展”阶段进入了“国家设计”阶段,医疗资源将按照全国统一布局的思路发展,全国病人上协和的局面将彻底改变。

设置两大类中心是早有的事

正如《实施方案》所言,紧紧围绕区域重点疾病,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在全国建设高水平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顶层设计,优化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提升区域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减少患者异地就医,是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主要目的,也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根据的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等重要规划。

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并实施。规划纲要第八章“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第一节“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指出,全面建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县和市域内基本医疗卫生资源按常住人口和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省级及以上分区域统筹配置,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基本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省域内人人享有均质化的危急重症、疑难病症诊疗和专科医疗服务;依托现有机构,建设一批引领国内、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级医学中心,建设一批区域医学中心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群,推进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区域医疗卫生协同发展,带动医疗服务区域发展和整体水平提升。

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国发〔2016〕77号)也指出,加强对临床专科建设发展的规划引导和支持,提升临床专科整体服务能力与水平。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以发展优质医疗资源为目标,建设一批高水平临床专科,重点支持肿瘤、心脑血管、儿科、精神、感染、妇产等薄弱领域重点专科诊疗能力提升,发挥其示范、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促进医疗服务体系协调发展。针对各省专科现状和发展需求加强薄弱专科能力建设,增加优质医疗资源总量,提升专科综合服务能力,降低省外就医率。依托现有资源,合理规划与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由此可见,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2016年年底就有的事。

设置两类中心要解决什么问题?

2017年2月6日,《“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决定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

按照官方发布的规划解读,伴随老龄化、城镇化等社会经济转型过程,居民基本健康需求增长迅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仍旧突出,医疗机构布局和能力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之间还有差距。一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短缺。二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且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和城市。三是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尚未形成,出现患者向大医院集中、跨区域就诊的现象。四是国内医院在科研、学术、成果转化等医学高精尖领域与国际顶尖水平还有距离。

因此,启动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规划设置工作就是要强化医疗服务体系顶层设计,构建以国家医学中心为引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为骨干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挥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在临床研究、人才培养、技术转化、技术辐射和管理示范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与国际并行,不断提高我国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设置两大中心要分两步走

必须承认,从现在到十三五末2020年也只有不到两年时间了。因此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时间非常紧迫。为了确保质量、效果和时间相协调,按照坚持统筹规划、坚持合理布局、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择优设置的原则,紧紧围绕区域内群众急需、医疗资源短缺的专科医疗需求,发挥国家级中心的技术优势和核心作用,提升整体服务能力,补齐区域短板,促进区域医疗资源的均衡化和均质化,遴选管理水平高、基础设施好、医疗技术先进、服务能力强的医院,根据不同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进行规划与设置,全力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减少患者的跨区域流动。

2019年,完成神经、呼吸和创伤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儿科、心血管、肿瘤、神经、呼吸和创伤专业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

2020年,完成妇产、骨科、传染病、口腔、精神专业类别的国家医学中心和妇产、骨科、传染病、老年医学、口腔、精神专业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

到2020年,建立对各类别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落实情况的考核评定机制。

具体如何设置?

按照《“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国家医学中心将在全国范围按综合、肿瘤、心血管、妇产、儿童、传染病、口腔、精神专科类别设置。同时,根据重大疾病防治需求,设置呼吸、脑血管、老年医学专业国家医学中心。设置的具体数量与类别根据工作需要与实际情况确定。

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按照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遴选在医、教、研、防、管理均具有领先水平的综合医院,设置建设1个综合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据覆盖面积和人口分布现状情况,原则上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6个区域,每个区域遴选医、教、研、防、管理均具有领先水平的医院,按照肿瘤、心血管、妇产、儿童、传染病、口腔、精神等专科设置相关专科类别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对涉及国家重大战略规划的重点省份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促进医疗资源区域配置公平性,发挥规划的统筹作用。设置的具体数量与类别根据工作需要与实际情况确定。

可以想见,随着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设置,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将更加清晰,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短缺将得到有计划的补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平衡,医疗服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将逐步形成,特别是患者向北京、上海集中、跨区域就诊现象将得到逐步扭转,类似于5.12汶川大地震的区域性重大自然灾害的紧急救援能力将得到提升,人民生命将得到更加有效的保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