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 · 北京 ·上海 · 深圳 yuanxing@yuanxingmed.com
020-29820-234
查看: 63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械人必看!骨科高值耗材市场前景,这篇文章讲透了!

[复制链接]

classn_11

458

主题

486

帖子

1720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6-11 15:31: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骨科概念

骨科主要是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理的学科。从治疗的角度划分,骨科医疗器械可以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足踝类。创伤类是最普遍的,也是最基础的,其次有脊柱类、关节类。

医用骨科高值耗材行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高技术产业,产品综合了医学、材料学、生物力学、测试分析学、表面技术、机械制造等多种学科及技术。产业专有技术积累和科研开发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且漫长的过程,一般企业在短时间内无法迅速形成。其生产、加工工艺、原料等直接决定的产品的性能和使用体验,且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

2市场现状
2.1产业政策分析

骨科高值耗材市场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在“健康中国”和“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背景下,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扶持医疗器械尤其是耗材领域的发展;并对国产创新医疗器械开辟了绿色通道,旨在推动国产医疗器械的研发创新,推动进口替代,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局面。在2012年8月,我国颁布的《“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针对医用耗材等领域推出100亿元的重大专项,每个耗材研发项目资助2000万元;2016年3月,国家发布了《关于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鼓励国内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发展以为人工关节和脊柱等为主的高端植入产业;同年7月,关于发展新一代的介入医疗器械被写入《“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对于整体骨科高值耗材来讲,自2012年始,在国家大力推行“健康中国”、“中国制造2025”的强国强医的政策背景下,国内市场得到进一步的扶持与激励,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2.2价格政策分析

耗材企业利润势必下降。有利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中小企业面临出局。近年,医用高值耗材领域的两票制试点、推行,公立医院全省集中采购,网上阳光支付,价格谈判等价格措施等开展将进一步压低虚高的耗材价格;早在2016年,国家就开始布局高值耗材的“两票制”,在今年3月,在《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要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耗材两票制将在全国推行;从2012年底到2017年7月,省市县各级政府均颁布了关于集中采购、联合招标采购高值医用耗材的工作规范和意见;在2017年9月,在《开展国家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谈判企业申报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将人工髋关节假体等4类高值耗材作为谈判试点产品,集中公立医院(含部队医院)高值医用耗材市场份额,与生产企业进行谈判,形成统一采购价格。此番医用耗材销售和流通领域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大型商业公司转型升级,做大做强,提高行业集中度,促进产业发展,而中小型企业则面临出局的危险。

2.3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国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人口老龄化,国民健康意识的增加,医疗护理观念的转变以及医保的覆盖面的提升,我国对骨科医疗器械的需求将继续增加,是骨科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根据中国外科植入物专委会数据,到2050年,我国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人数将增至2.12亿,而老年骨折患者超过30%与骨质疏松相关。我国各种关节炎重症患者超8000万人,现有肢残患者约75万人。同时,每年新增骨损伤患者约300万人,庞大的患者基数为骨科医疗器械市场的加速扩容带来机会。


2.4资本市场分析
国际巨头对于中国的这一市场机遇的触觉尤其敏锐。此前,全球最大私募股权投基金公司黑石集团就投资了专攻骨科植入耗材的欣荣医疗,金额超过1亿美元;全球医疗巨头美敦力也在2012年收购了低端骨科医疗器械研发商康辉医疗;史塞克也在2013年收购了创生控股。国内威高骨科100%股权作价60.6亿拟借款恒基达鑫上市,同时拟募集资金12亿元用于骨科项目建设及支付中介机构费用,定增价10.09元/股。

3骨科高值耗材技术与工艺
3.1核心技术
理想的骨科植入材料应当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同时,骨科植入材料需要有适宜的机械和理化性能,有足够的负载能力、耐磨损和耐腐蚀性。植入器械的负载能力及力学相容性主要与材料的总体性能和结构设计等因素有关。生物活性或相容性、耐磨损和耐腐蚀性则主要取决于材料的表面性能。


3.2材料对比
目前,常用的骨科植入材料主要有:不锈钢、钻合金、钛合金、氧化铝、氧化锆、磷酸钙盐、高分子量聚乙烯和碳质材料等。
中国骨科植入物产品大多采用普通的超高聚乙烯、钛合金、钴铬合金、陶瓷等材料,尚未出现专注改进产品材料的趋势,而是依然停留于推广基础产品的阶段。相比而言,美国多家领先的骨科植入物公司都对产品材料进行自主研发,将专利材料应用于自己的产品中,以达到增加植入物表面耐磨损度、硬度,降低材料排异反应的效果,例如施乐辉(Smith&Nephew)的专利材料高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polyethylene),捷迈(ZimmerBiomet)的骨小梁金属,史塞克(Stryker)的氮化钛表面材料,DepuySynthes的MARATHON交联聚乙烯和ALTRX-A交联聚乙烯等等。
对于无骨水泥类的植入物产品,其表面结构对骨生长和植入物的长期稳定性有重大影响,表面微孔的的直径越大越有利于骨长入,美国产品的表面微孔直径能达到500微米以上,而国内的企业大多停留在100多微米。其中北京的爱康宜诚和德国的高分子材料公司合作开发产品,使其植入物产品的表面微孔直径达到了600微米以上,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竞争力。
4企业上下游分析
4.1上游材料
骨科植入物主要原材料包括陶瓷、钛合金、锻造钛合金、铸造钴铬钼合金及医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虽然我国生物医用材料基础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受专业技术壁垒、制备工艺经验积累不足、企业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限制,我们骨科高值耗材的材料的半壁江山仍由国外进口产品占据。


由于骨科高值耗材植入材料的性能优异程度直接影响着植入物的最终性能,同时由于国内外优质的植入级原材料供应商数量相对较少,经销商通常愿意与规模较大的医用高值耗材厂商合作。
在医用金属材料方面,目前国内较为知名的医用金属材料供应商有西安赛特思迈钛业有限公司、宝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金属所、宝鸡鑫诺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东莞市诺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等,国际上较为知名的医用金属材料供应商有美国Carpenter公司、美国Allegheny公司等;在生物医用材料产业方面,中国生物医用材料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高端产品多数依赖进口,生物医用材料产业主要由发达国家高度垄断,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由排名前30的公司占领,国外生物医用材料企业龙头以跨国企业为主,具有适应国际化的生产和销售形式,欧盟主要跨国公司以德国贝朗医疗(B.Braun)、德国拜耳公司(Bayer)等为代表;美国以强生公司(Johnson&Johnson)、美敦力公司(Medtronic)、雅培公司(Abbott)、英斯特朗、Ceramtec、泰科纳(Ticona)、冶联科技集团、CRS、安捷伦科技等为代表。

4.2中游产品
我国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市场分为四大类,创伤类、脊柱类和关节类是最主要的骨科植入类耗材。与全球骨科植入类耗材市场上关节类产品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不同,我国骨科植入类医用耗材市场的最大类别是创伤类,其2015年的市场份额为31.12%。这一市场特征主要由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尚未发展成熟造成。随着我国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国内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临床医生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我国脊柱类和关节类耗材产品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
   
4.3下游渠道资源
   
从骨科医院入院人数和手术人次情况来看,2008-2014年我国骨科医院入院人数从40.05万人增加到101.90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16.84%,住院病人手术人次从23.76万人次增加到46.38万人次,年复合增长率为11.79%。骨科市场的需求端日益旺盛,将为整体行业的高速前进提供强大的驱动力。从流通口径测算,2015年我国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在1,116亿元左右。


在一些大城市定点的医院,脊柱类产品仍以进口品牌为主,在广大的县级医院和省市的地方医院,还是以国产品牌居多。传统上,我国高值医用耗材的流通通过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各级经销商逐层开展。
   
近年来,业内也出现各类新型经营模式,旨在解决高值医用耗材传统流通方式上述弊端。例如,部分高值医用耗材生产厂商通过自营方式,直接向医疗终端进行销售。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生产厂商需在全国各地建立数量庞大的销售团队,成本高昂。也有部分厂商通过并购下游经销商的方式,快速构建销售渠道网络。此外,也有部分实力较强的经销商,以抱团或整合的方式形成区域龙头型分销企业,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雄厚的资金实力,直接面向医院进行销售,为医院提供高值医用耗材供应链管理服务。

   
5国内典型企业研究
   
5.1国内企业竞争格局
   
与国外巨头垄断的骨科耗材市场相比,国内骨科耗材企业纷杂,小型企业较多,技术含量较低,不能形成有效规模。一些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后即被大企业收购,但也有部分企业成功走向上市,并且营收不断增加。现阶段国内骨科耗材核心企业营收超过一亿元的企业包括威高、大博医疗、春立医疗、微创医疗、凯利泰等(康惠医疗2012年11月被美国美敦力公司以8.16亿美元收购)。
   
从整体趋势来看,创伤类已经基本完成国产化进程,脊柱和关节正在国产化进程中,国内企业拥有更广阔的渗透空间。国内龙头企业,有各自重点关注的细分领域,并在不同细分市场占据一定的份额。
   
5.2国内典型企业分析:爱康医疗
   
公司简介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其主营业务为人工关节、骨科内植入物(膝关节、髋关节)以及新兴技术,如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中的应用。截至2016年,累计已超过30余万套爱康医疗人工关节产品应用于临床,产品远销欧洲、东南亚、中东、非洲、南美洲等地区。爱康医疗自2009年开始致力于提供3D金属打印医疗个性化解决方案和医工交互临床应用系统的建设,在3D打印骨科内植入物、3D打印定制化膝关节手术导板、三维解剖模型重建和定制化骨科内植入物等方面开展了大量临床研究与探索,在自由构建和精准医疗领域实现里程碑式的突破,更是开创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历史先河。
   
营收分析
   
公司于2017年12月上市,自上市以来维持收入和利润的高增速,2017年的营业收入为37270万元,比去年同比增长37.6%。2014-2017年收入的年复合增速为35.9%。管理层目标未来三年公司收入内生增长维持在25%-30%。
   
同时,管理层表示公司会通过收购继续丰富现有的骨科产品线。目前公司已在寻求国内脊柱置换植入物以及欧洲的骨关节植入物产品,并在2018年4月以1.84亿港元收购了英国的JRIOrthopetics公司,JRIOrthopetics曾与爱康进行过多次合作,在髋关节植入物上推出过多款产品,如钛涂层ML髋关节植入物系统、CL髋关节假体(使用SupravitH-A.C双涂层技术)等。相信此次的收购,将为公司为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增长动力。
   
主要产品、技术
   
集团产品包括用于初次手术的骨关节植入物,以及为置换、修复或升级前次手术的植入物或部分的翻修手术而专门设计的骨关节植入物。
   
(1)骨关节植入物。
   
爱康医疗专注于生产初次手术的骨关节植入物、为置换修复或升级前再次手术的植入物,以及部分的翻修手术而专门设计的骨关节植入物,其生产的产品包括:
   
(2)3D打印技术及产品
   
公司于2009年开始研究3D打印技术,并应用于骨科领域,3D打印手术导板取得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的注册证。在2015~2016年,公司陆续推出了3D打印髋关节内植入物、3D打印人工椎体、3D打印脊柱椎间融合器产品(产品图片见下),并获得了CFDA的登记证书,成为中国首个通过临床试验测试的3D打印金属骨科内植入物的公司。此外,公司即将推出个性化的3D打印产品,在形态上更占优势,更符合患者的解剖结构。
   
2015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认可为3D打印骨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外,2017年起,爱康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开启为期5年的策略合作,进一步加强3D打印置换内植入物的研发能力。


   
(3)3DACT解决方案
   
爱康医疗于2014年7月开发了个性化的3D精确构建技术解决方案(“3DACT解决方案”)。3DACT解决方案帮助外科医生模拟和规划手术,简化手术过程,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此外,还将其专有的医生-工程师交互平台(“医工交互平台”)与其生产3D打印及/或常规内植入物产品结合在一起。这个医工交互平台由一个庞大并持续增长的3D临床数据库支持,工程师以专门的软件,并根据患者骨病区的2D影像将患者的影像数据生成3D影像,并将其转换为患者病区的三维打印模型。
   
公司优势
   
(1)拥有较好的医疗创新能力,并已经在中国骨科植入物市场推出了革命性的个性化3DACT解决方案。
(2)拥有遍布全国的分销网络,有强大的营销团队支持。
   
(3)中国政府推出系列政策推动3D打印技术在医疗器械行业中的应用。公司预计2018-2020年推出4款常规和2款3D打印产品。
   
(4)新建中的常州工厂(天衍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预计2021年可达15万套年产量。
   
6国外相关行业研究
   
6.1国外市场现状
   
骨科和心血管均为全球行业规模最大、集中度最高、附加值最高、成长速度较快的两大器械领域。2016年全球骨科医疗器械市场容量为418亿美元,其中人工关节162亿元,占比38.72%,是市场的绝对主力。脊柱类产品市场份额占比21.8%,创伤类占比15.7%。根全球调研机构GlobalMarketInsights预计,到2024年,全球骨科医疗器械市场容量将到达530亿美元
   
骨科器械市场增长快、国产化程度低、行业整合加快。海外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包括强生、史塞克、美敦力、捷迈邦美等,尽管创伤类产品国产化率60%,但脊柱类和关节类产品以进口为主。全球十大医疗器械公司主要聚焦于骨科和心血管器械,如美敦力、强生、史塞克等超大市值公司。尤其是前五大主要供应商已经占据约75%的市场份额,其他200多家公司争夺剩余份额。
   
而且,骨科市场的一个重大发展趋势是不断地兼收并购,尽管前五大巨头已经处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他们正面临来自其他新兴企业的激烈竞争,并可能抢夺未来的市场份额。由于这些原因,强生、史赛克、捷迈邦美等公司正在改变他们的市场战略,并专注于并购以增加其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预计到2020年后,前五大巨头的市场份额将会有进一步的增加。
   
就地区而言,北美和欧洲引领全球市场。这些地区的市场增长受到肥胖患病率增加,骨关节炎,关节炎和其他肌肉骨骼疾病增加等问题的影响。亚太地区和拉丁美洲市场目前增速较快,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口的增加,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随着人们对整形外科疾病以及对微创手术的认识增加,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接受治疗。


   
此外,近期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大量整形外科植入耗材的制造商越来越关注于产品的研发活动,主要涉及涉及脊柱,膝盖,肩部和髋关节植入物开发,3D打印金属、先进冷却技术等。一些专家和外科医生正在推荐采用微创(MI)手术、机器人辅助智能手术,这些手术可以精确定位,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随着新兴手术的出现,大型设备的研发,以及高科技骨科耗材产品的推出,骨科耗材领域将会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6.2国外企业竞争格局
   
2017年骨科耗材市场竞争情况与2016年基本相同,全球骨科市场排名前5位(按照骨科业务收入)的企业依然为强生的子公司DePuySynthes、捷迈邦美、史赛克、美敦力和施乐辉五家巨头。
   
从整体来看,DePuySynthes虽然保住骨科市场的首位,但其骨科业务是五巨头中唯一滑的,且收入比重低于了外科手术业务,不再是强生医疗企业领域中第一大业务,急需寻找骨科领域有力的增长点。而史赛克的骨科业务则增长迅猛,收入增长率明显领先。施乐辉2017年也有不错的增长率,且收入已经逼近排名第四的美敦力。
   
6.3国外典型企业分析――美敦力
   
我们选取了2017年全球医疗企业营收排名前两名:美敦力(收入29710million)和强生(收入26592million),同时也是骨科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分析。
   
公司简介
   
1949年,EarlBakken和PalmerHermundslie创立美敦力公司,主营业务为修理医疗仪器。但从50年代起,美敦力开始制造业务,为客户设计和定制新仪器,包括:制造出第一台便携式体外心脏起搏器、第一台可靠的可植入式心脏起搏系统,推出可植入式背部脊椎刺激仪及脑刺激仪,从而将重心转移到假体及手术电子设备方面。
   
90年代末起,美敦力逐渐发展为多元化的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公司。通过收购市场领先的公司,将业务扩展到脊椎及整形手术、周边血管、体外除颤以及耳鼻喉科等各个领域。其主要的收购包括:收购骨科公司SofamorDenek、颈椎间盘公司SpinalDynamics、脊柱外科手术产品公司Kyphon、骨骼肌肉再生技术公司Osteotech、柯惠医疗等。在中国方面,美敦力于2007年与中国威高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开拓中国骨科市场(于2012年解散)。2012年,美敦力以8.16亿美元收购康辉控股(中国)公司,拓展在新兴市场的骨科和脊柱医疗服务。
   
营收分析
   
美敦力集团主要分为四大业务集团,分别为心血管业务集团(Cardiac&VascularGroup,CVG)、微创外科业务集团(MinimallyInvasiveTherapiesGroup,MITG)、恢复治疗业务集团(RestorativeTherapiesGroup,RTG)、以及糖尿病业务集团(DiabetesGroup,DIAB)。
   
其中美敦力深耕的脊柱业务归属于恢复治疗业务集团部分,占比为24.8%,同比增长2%。2017年,脊柱类业务营收2641亿美元,与2016年的2619亿美元基本持平,占总营收的8.8%。
   
从财报上可以看出,2016年的脊椎净销售额比2015年下降1%。脊椎净销售额下降的原因是核心脊柱部分由BMP业务(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geneticProtein,简称BMP)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核心脊柱市场持续的定价压力造成。在2017年财年,在多个项目中引入新产品,导致核心脊柱增长率得到改善。
   
然而,尽管2017年骨科业务营业额继续增加,但与强生相比,仍存在差距:强生的脊柱&Other在2017全年营收37.25亿美元超过了美敦力的脊柱业务(营收26.41亿美元)。此外,因为许多纯粹的脊柱公司(NuVasive,Globus,LDR,K2M等)出现大幅增长并获得了份额,使得Medtronic的脊柱增长与市场增长率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如果不继续推动脊柱业务的改善,很可能加重投资者的担忧。
   
在整体营收上,美敦力仍是医疗器械的第一,但增长放缓,netsales从2016年的42%放缓至3%。这与美敦力在2016~2017年的战略情况与业务状况有关:2016年,与柯惠业务的合并给美敦力营收带来大幅度增长。2017年,美敦力所有产品业务同比增长放缓,汇率问题也给带来了3400万美元的不利影响。
   
对于脊柱业务而言,美敦力骨科以仅占集团营收9%的比例,曾长期保持脊柱业务市场第一,同时也使得骨科整体市场占据了第五的位置,足以看出脊柱业务的实力。
   
优势
   
a.深耕脊柱领域:
   
美敦力从进入骨科市场开始就专注于脊椎领域。在2010年时脊柱业务收入就达到了35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脊柱产品生产商(同时凭借脊柱产品营收成为全球骨科第五)。
   
同时积极将擅长的技术纳入到脊椎领域治疗中。如美敦力擅长手术、微创治疗,故推出脊椎结合手术及微创治疗,提供脊椎领域治疗的整体解决方案。从2015年起,美敦力正式将脊柱外科、导航业务、神经监护、神经调控等创新技术统一整合到一个解决方案之中,为脊柱外科提供更加一体化的解决方案(Onespire)。使得医生可以通过整合不同业务的疗法,实现更多选择
   
b.美敦力通过不断投资并购逐渐占据全球骨科高值耗材的领军地位。
   
c.重视企业本土化发展
   
2012年,美敦力以8.16亿美元买下中国骨科领域第二的康辉控股,尤其是康辉的脊柱业务,同时帮助美敦力进军中国高速增长的整形外科市场,设立美敦力康辉公司,成为美敦力首个总部在美国之外独立运营的业务部门。目前美敦力在中国有两个生产基地,即常州市康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理贝尔生物工程研究所有限公司。公司员工超过1200名,业务遍布中国及其他40多个国家。
   
康辉的收购,可以帮助美敦力降低生产成本:美敦力管理层评论表明,康辉生产的脊柱套件的质量现在已经高于第三方供应商,但成本仅为一半。由此,可以为股东带来收益或者为脊柱业务营收增长而再投资。
   
7国内行业挑战和机遇
   
7.1国内企业相较国外企业的不足之处
   
7.1.1技术差距
   
相较于国外企业来讲,国内企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壁垒就是技术上的差距。国外较大的公司如强生,发展起步的时间都比较早,制造工业基础水平比国内企业要高一些,生产能力更强。此外,创新能力的差距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国外大企业在创立探索阶段以后,都会开始自主探索的路径,加强创新能力,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这些企业都很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工艺进行保密处理,这对于国内企业的发展也有不利的影响,不过国内也有一些企业在创新的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如爱康的3DACT等,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永远是硬道理。最后,国外大型企业多已拥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对人才的吸引能力也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这也会造成国内一些制造高端人才的流失,使得国内企业的创新能力再一次受到考验。
   
7.1.2企业规模效应
   
与国内公司相比,国外成熟的企业有大量的兼收并购情况,从而补齐现阶段的短板,在领域内逐渐达到垄断地位。以美敦力和强生为例进行分析:
   
2007年美敦力以39亿美元收购了当时在脊椎领域的竞争对手Kyphon,不但使其得到了更完整的脊椎相关产品线,赢得了全球脊椎市场份额,而且在适应症、患者人群、目标客户群体等方面得到了完善(因为两者互补)。2012年收购的中国康辉也是中国脊柱市场的领军企业,巩固了美敦力在全球脊柱市场第一的地位。
   
此外,收购和开发有潜力的技术型公司并将其产业化是美敦力未来的发展方向。据业界猜测,美敦力下一步有可能收购以色列医疗机器人制造商MazorRobotics,用于脊柱手术和大脑手术。
   
强生在此方面也采用了相似的方法,不断寻求创新型公司,并在医疗器械等行业进行投资或合作。其中最重要的两起并购案分别为:1998年,强生收购DePuy(DePuy是全髋置换手术概念的领导者),因此在关节领域走到医疗器械市场的前列。2011年,收购Synthes(Synthes由骨科创伤领域行业标准协会创立),并在2012年6月合并业务变为DePuySynthes。在2010年之前,强生骨科业务营收为56亿美元,创伤类产品市场份额在5%左右;Synthes营收为37亿美元,创伤类产品市场份额49%左右。通过这次收购,不但使强生在骨科三大产品领域(关节、脊柱、创伤)里没有了短板,稳固了其在全球骨科领域领军的位置,成为了全球创新能力最强、产品种类最全面的骨科和神经外科公司。除了提供最全面的骨科和神经领域产品,同时提供关节重建、创伤、脊柱、运动医学、颌面以及动力工具和生物材料等领域的服务方案。
   
而国内企业规模大多小而散;竞争格局分散,加之医疗器械行业多头监管,导致国内很难拥有国外大型企业的影响力。国外的一些巨头企业也可能会在专利技术、原材料垄断方面对国内企业的发展形成壁垒,同时,国内一些企业也可能会被国外企业并购。


   
7.2国内企业的发展机遇
   
7.2.1政策红利、社会红利
   
国家政策鼓励企业创新,鼓励国产设备的使用,可以充分发挥国产企业的价格优势,也有利于国内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壁垒,有利于构建国内企业竞争的新格局。此外国内新医改的政策推动下,民营医院将会进一步增多,基层市场将会进一步开启,同时二三线城市乃至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进一步发展,相应骨科手术量会增加,也增加了市场的需求量。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也增加了相应老年骨病的病患数量,进一步提升了国内企业的未来市场空间。
   
7.2.2技术创新、兼收并购
   
经过前文的讨论,我们可以说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力,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健康成长。现在我国政策正在大力扶持技术创新,这也有利于国内整个骨科耗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国内一些先进的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技术优势,不仅在国内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在国际市场也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此外,国内企业的兼收并购也有利于提升产业的集中度,监督管理促进产业规模发展,提高国内企业的影响力。并购企业可以拓宽自己的产品序列,并购国外技术领先的企业,更是有利于实现技术和产品的跨越式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