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与药品一样,是与生命相关的特殊商品。随着健康中国政策的落地,相关法律法规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步伐,为监管带来了隐患。 “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产品种类不断增多,带来了新的生产形式。比如目前,进口医疗器械在国内分包装的情况客观存在,而国内一直没有出台对医疗器械分包装的相关规定,导致相关企业陷入十分尴尬的境地。”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当代科技产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周汉生表示。 他认为,相比于药品和食品,医疗器械在安全性方面的管理风险较低,因此更有必要明确器械分包装的具体法规要求,这样更有利于对相关企业的管理和行业长远发展。 据周汉生介绍,正是因为相关医疗器械法律的欠缺,给企业带来了包装成本的增加,影响产品在市场的流通,还增加物流成本。 “进口产品在国内的分包装可带动国内相关企业的发展,如无相关法规明确分包装,将会减少包装物料相关企业的收入,从而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此外进口医疗器械在国内分包装的情况客观存在,但由于无法规对此行为做出界定,导致相关企业无法取得生产许可证,监管无据可依,容易疏漏。”周汉生表示。 事实上,由于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滞后和缺乏可操作性,某些领域的医疗器械成为监管的“软肋”。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17修正)》中规定了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管理,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三类实行产品注册管理。 但是,现状却成为了医疗器械的监督管理以是否注册为标准,也就是说医疗器械只要经过注册就是合法的,注册之后不管出了什么问题,无论对经营单位还是使用单位,监督管理部门都找不到依据进行查处。 |
0 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