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加速,数字技术在“互联网医疗健康”、电子病历、医疗保险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应该看到,我国数字医疗还处于起步阶段,数字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深入。立法监管、政策支持、统一标准法规亟待加强。为推动数字医疗高质量发展,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数字医疗红利,提出医疗器械注册建议。 一是加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光纤宽带、虚拟专线、5G网络建设,加快建设高速泛在、云网融合、智能敏捷、集约共享、安全可控的国家网络。卫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建立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国家卫生信息平台支撑保障体系,医疗卫生机构与国家卫生信息化互联互通平台。 二是加强立法和监管保障。从《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到《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布,再到《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的制定,我国陆续出台并完善了相关制度共同打造清洁安全的网络空间。建议加快完善互联网诊疗、药品销售等监管规定,完善健康大数据开发、使用、共享、交易等规章制度,推进算法治理,制定规范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 三是鼓励数字技术创新。数字医疗技术依赖于大规模研发,许多国际初创公司和科技巨头纷纷投资数字医疗技术。我国可在产业支持、投融资渠道、财税优惠等方面给予企业相应支持,推动医疗领域重大技术突破,完善数字健康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打造数字健康产业链。创新发展的数字健康产业生态。 四是推动大数据共享和标准统一。北美和欧洲国家建立国家电子病历的实践表明,医疗器械三类许可证大数据共享是数字医疗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国家卫生信息平台已初步建立,但全国各地的数据标准、内容和接口尚不统一,信息孤岛问题依然存在。加强规划引导,出台统一标准规范,推动国家信息网络一体化建设。 五是营造友好的数字医疗服务环境。医疗技术的进步对提高全民数字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依托基层社区、社组织、学校等机构,广泛开展互联网、智能技术教育培训,消除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使用障碍。同时,完善医疗服务适龄改造,开辟绿色通道,打造“一站式”医疗服务,努力构建友好。 |
0 条评价